shenjingbingyaochiyao

你好,之华

看的很晚,没几个电影院上映了,特地跑的远点去了一个比较大的厅

我事先并不知道这部电影的幕后故事,除了周迅,其他也不知道有谁。看了预告,知道是自己喜欢的类型,就去了。

可能是大荧幕带来的加成,我看《情书》基本没感觉,也没有共鸣,看这部片子却总有地方落下泪。

开头是葬礼,亲人的死亡总是让人怀疑自身的坚持,一家子真实存在的人却能让人感受到切切实实的温度。每个人都是软弱的,生儿育女总能带给人真实的存在感。

同样的死亡,对一家子的不同年龄的女性来说,各自的感受是不同的。看的时候,会想到年少的时候读过的各种东西,一种初接触人世的感觉。

与其说是按剧情,不如说的按情绪走的。后面的剧情如果按照逻辑,是有点问题,不过也不重要。

同学会那点也挺可笑的。人究竟还是为自己而活,大家只要热热闹闹的场面,一段经历的重要性毕竟只对自己有意义,而不是所谓的几十年后的集体纪念。之华一直说自己没有机会说出口,其实是也不是,在台上也可以说,但是没有必要。真实而软弱的情感只需要给真实的感情听,才有力量。这一段最真实的是之南当年的毕业演讲,这是一个少年对人生最开始的期盼,在她死亡的现在,有着残酷的感觉。

之华只是普通人,有普通人的家庭问题,过着普通人的生活。年少的情愫和与人沟通的需求促成了这些信,也让人回忆起了年少时光,青春总是幼稚且真挚的。

过了几十年,再见到年少喜欢过的男同学,依旧有些年少的心情,也是令人欢喜。中间穿插婆婆与男老师的交往,更是让人感慨,女性不管什么年纪,都有着情感需求,而且都在真挚的表达自身,也不需要结局,只需要让自己默默的欢喜。对于整个人生而言,这样小心翼翼的心情,不管发生在什么时候,都是令人珍惜的。所以,当小男孩说笑般点破了这个事情,心急到扭腰的事情也是让人发笑。

尹川跟两个女孩的通信和最后的见面也是对自己的一个告别。也勾勒出来之南的一生。一段这样的命运和毕业典礼上的演讲,让人觉得难过。女性终究要自己有力量,无论陷入怎样的泥潭,都要自己爬出来。这里,感受到之南终究没有妹妹之华有韧性,没有风波的一贯优秀,有时候也是易折。但是之南死了,年少的女孩们又长成了,带着对人生的期盼。

尹川去了之南家,这段我没有太多感觉。我终究还是对男女情愫没什么阅历,感受不到共鸣,有几分钟我甚至觉得无聊,我还是对成长故事更有感觉点。不过,曾经的恋人死亡,并经历了悲惨的命运,还保留了当年的书的文稿,总是让人唏嘘。特别是睦睦说的话,让人心疼。年幼的时候总有无知的被拯救的欲望,但是长大了才知道,终究要靠自己内心的力量。

看到胡歌的时候,还有点意外。因为最开始的镜头我没有认出他。不过这样一个角色,真是是这样的人才有说服力。否则没办法解释为什么之南选择了他。他后面的讲述,有这么多年他对自己的解释,也有掩饰。他说他的话是为了让尹川满意,可是总有细枝末节的情感在里面。其实这段对话让人想起年少时读过的书,有些幼稚,也不太适当,可是在这个片子里也行。有评论说他的话超过了他的阶级,其实那个年代,也行。要不是看着跟别的人都不一样,之南也不会选择他。可能是胡歌的其他角色给我的感觉太深,我老觉得出戏。这点看的时候其实有点勉强。

更有感触的是小男孩晨晨的角色。刚开始的时候。他太小了,并不懂死亡是什么,还在兴致勃勃的玩游戏。其实我们都是这样,亲人刚去的时候,我们并没有太真实的感觉到他们走了。只有在过了一段时间,突然有一个时刻,我们就知道死了是什么意思。所以剧情里有鸟的死亡与放生,有对年老家人关于死亡的疑问。有无知无目的的外出游荡,有晚上在亲人旁边默默哭泣时候依旧紧握住的拳头。

问奶奶死亡的时候,让我想起来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。男主角还有3个月生命的时候,没有告诉其他家人,只是去找了自己的奶奶,原因是因为她很快也要死了。在人生的开端和结尾,有关于对死亡的对话,也很好。

最后的遗书是当年的演讲稿,每个人都在读那段话的时候,让人流泪。我们在人生的开端总有对未来的渴望,我们也在走着不同的道路,我们审视来路,还要踏上去处。

写给所有生命的情书,也对。

评论